什么是优秀?
优秀是学习好吗?
优秀是工作薪水多吗?
优秀是社会地位高吗?
学习不怎么拔尖但做事踏实,认真负责算不算好?
薪水不高,但知道精打细算、量入为出、知足快乐算不算好?
从事着一份普通的职业但乐此不疲、兢兢业业、博得周围人敬佩算不算好?
学习不怎么拔尖,但做事踏实、认真负责也可以优秀!
薪水不高,但知道精打细算、量入为出、知足快乐也可以优秀!
从事着一份普通的职业,但乐此不疲、兢兢业业、博得周围人敬佩也可以优秀!
家庭可以做点什么才可以让自己的孩子更优秀?
2022年7月30日,由江苏省社会心理学学会主办,江苏省社会心理学学会社会发展部承办,和人心理、秦淮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提供公益支持的公益大讲堂中,周朝英老师为我们分享了主题为《如何让自己的孩子更优秀》的讲座。
我们将讲座内容整理出来,希望能让大家有所收获!
01
1.标准适度——孩子可以最大限度发挥!
家长需要“熟悉”自己的孩子,给孩子适度的标准,使孩子“够一够”能达到目标。
有时候是家长焦虑,不是孩子焦虑。
不用社会上统一的标准去要求孩子,当孩子每次有一些进步,都是一份惊喜,在这样的智慧家长的带领下,孩子在慢慢地在成长!
2.遵从唯一——孩子才可以有更好的状态!
我的孩子就是我的的唯一,
我的孩子就是我拥有的最好的孩子。
如果父母是安定的,孩子就是安定的;
如果父母是焦虑的,孩子就会是焦虑的。
孩子的优秀需要父母在内心中认同他,内心中感受到他就是我们生命中最好的,不要跟别人攀比!
中医李辛
只有当一个人内在的生命力,能够在没有太多约束和担心地去说出他想要说地话,做出他想要做地事,然后他才能够在这自然的过程中去澄清一些东西,而不是停滞在那里……只要他能够做到他是自然的,他的生命力是自然流动的,那他的未来的生活一定是他所希望的,因为他具有自我建设、自我更新的和自我接通的能力。
02
家庭是人生的港湾。
1.家庭系统与次系统的关系处理——创造良好的代际关系
在家庭这个大的整体中还有一些内在结构,结构式家庭心理治疗理论认为,家庭的这些内在结构的成分是一些家庭次系统,在家庭次系统之间必须有清晰的界限。
如果这些界限模糊,次系统之间相互渗透,便会出现侵犯、控制、联盟等现象。从而出现系统的混乱局面,例如长辈的次系统渗透到小小辈的夫妻次系统中,便会引起夫妻次系统中一方产生被侵犯、被控制感,造成夫妻之间矛盾升级。
生活中常常是婆婆控制丈夫,让儿媳有被侵犯感,或母亲对女儿的控制,让女婿有被侵犯感。
这种渗透还常常会导致作为第三代的孩子在祖辈的支持下站到父母的肩上去对父母进行控制,让父母产生无力感,孩子因此而成为无法无天的霸主,最终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这种系统边界模糊还会表现在核心家庭中父母不随孩子长大而改变互动方式,始终用照顾一个儿童的方式照顾一个长大了的孩子,不让他(她)从自己的系统中逐渐走出去。
有心理学家认为把孩子放在几岁养,孩子的心理年龄就会停在几岁。
因此,必须廓清次系统之间的边界,保持系统中各次系统之间相对独立,适当保持一定的距离。当然纵向系统的过于疏离,也会导致亲情的冷漠。
父亲在家庭中的作用:
有利于儿童的性别角色发展;
影响孩子的成熟度、成就感;
影响孩子的安全感、自尊水平、交往能力;
影响孩子的情绪稳定性(缺乏父亲或父亲非常粗暴,孩子会出现情绪变化大、冲动、反社会、缺乏自我控制、有偏激的人格等问题)。
2.家庭三角关系症结的消除——孩子内心获得稳定
父母关系出现问题:孩子会自动跳到父母关系平衡器上,试图牺牲自己拯救父母关系。
烦躁、无名火、打游戏、逃学、犯错、反复生病直至犯罪---孩子常用的方法。
核心家庭呈现的是倒三角形,三角形上面两个角分别是父亲和母亲,三角形下面的一个角是孩子。
三角形在几何力学中是最稳定的一种结构。一般核心家庭从理论上看也是一种稳定的家庭结构。这是基于三角形的每个角都是健康稳定、相爱相依的状況的。
当三角形中父母亲双方任何一方发生问题,此如工作忙,不能按常规时间回家;
或者夫妻性格不和,一方躲着另一方;
或者一方出现外遇;
或者是出现一方死亡;
或者是一方出现生理问题或心理失衡等,即意味着三角形的一个角的对另一个角的拉力出现变化,导致三角形的稳固性被破坏。
3.多子女之间关系的平衡——和谐人际关系的早期塑造
随着独生子女政策的放开,很多家庭生了第二个甚至第三个孩子,在多子女言语中,家长需要关照到每个孩子的感受,给他们以关爱。
03
1.足够的陪伴——满足依恋的需要
孩子的分离问题:
过早的分离无异于抛弃;
被抛弃后扭曲的眼光;
寄人篱下黛玉的心态;
投射性认同制造“敌人”(妒忌、莫名仇恨)。
过早的分离会让孩子没有安全感。
一位安徽妈妈的心里话:
孩子小时候放在家里出来打拼,孩子没有养成良好习惯,学习不好,赚的钱一部分不断地帮他换学校,一部分用来帮助他维持基本生活,全部花在他身上了——现在想想真不值!最后把工作放下来盯在后面看着。
2.设身处地去理解——获得被懂得的感觉
“当父母问孩子出去旅行感想时,孩子说看到的都是大腿”
成人眼中看到的,不一定是孩子看到的,我们需要蹲下来,才会看到孩子的世界。
我们看到的不一定是孩子看到的。
家长需要设身处地去理解孩子,必须低下来,跟孩子在同一水平线上去看孩子眼中的事物。
3.特殊关系的处理——继子女、领养子女的相处
真诚、尊重、出于爱。
孩子最忌讳的一句话:
“你拿什么回报我?”
孩子的回报是在模仿中形成的,而不是说教!
4.必要的规则——立身处世的基本底线
金星曾在谈及对三个子女的教育标准时,说过这样一段话:
“有一天孩子走向社会,不叫人讨厌就行。孩子走入社会招人烦,就是真正失败在起跑线上了。”
04
1.物质层次的无止境性——没有标准答案
2.生活必须以外的需要适度满足——防止失去动力
有些孩子生活中没有动力,跟家庭中过度满足有关系。
3.合理需要一定要想办法满足——防止心理匮乏
05
1.从重大事件中获得成长——学习应对问题
家庭中孩子还年幼,祖辈去世的仪式是尽量让孩子回避还是让孩子参与?
母亲遭遇突发事件已经处于弥留之际,可是孩子才几岁,让孩子去见妈妈吗?
——要参与,要见,但表述要恰当。
2.摆脱重大事件的不良刺激——创伤的重视和处理
一个年近半百的人,总是莫名焦虑、抑郁,常年伴有慢性病,要么是不停的要求子女要好好学习,只要看到孩子没有在学习就非常恼怒;要么在自己遭受到批评或不公正,就有自杀或杀人冲动。
创伤有时候给我们带来的影响,我们是不自知的,会通过身体疼痛、噩梦等情况表现出来,如果孩子出现了类似情况,可以带孩子寻求专业的帮助!
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
也是家长的一场修行。
2024-09-03
浏览:0
2024-09-03
浏览:0
2024-09-03
浏览:0
2024-08-21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