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心理文章

想要劝别人去做心理咨询?|谁痛苦,谁求助

作者: 分类:心理 发布时间:2022-05-10 浏览量:0


会经常被问到:

我的问题心理咨询能解决吗?

做了咨询我就能好吗?

我可以让我孩子来做咨询吗?我觉得他需要

我可以让我的女朋友来做咨询吗?

 

当什么时候可以尝试通过心理咨询来帮助你呢?




 

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困惑、困扰或是困难的时刻,我们会感到彷徨、无助、痛苦。

 

当这些问题持续了一段时间,而我们自己找了很多办法却无法解决,这些问题往往也影响了我们正常的工作、学习社交和生活,甚至还会出现某些身体上的不适,那么前来尝试心理咨询或许是个不错得选择。

 

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来做,适时寻求专业的帮助是健康的行为。

 

当我们内心有不舒服甚至痛苦的体验,

到哪种程度适合去求助于心理咨询呢?

看到身边的朋友好像遇到了心理困扰,

我们是否可以劝他们去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

如果你也有相似的疑惑,

今天的文章或许会给你些启发。



01

谁痛苦,谁求助

 

在心理咨询中,有一条原则:谁痛苦,谁求助。

 

很多来访来咨询的时候,刚开始会说:

“我怎么才能让对方改变呢”

“你们能让我的孩子、老公来做心理咨询吗?”

“凭什么我爸妈不改,让我来做咨询”

 

其实这就涉及到心理咨询中的一条原则:谁痛苦,谁求助。

 

有人会疑惑,明明是别人的错误,为什么自己要改变。

 

比如:妻子经常因为一点小事就唠叨丈夫,丈夫忍受不了妻子的唠叨,希望妻子通过心理咨询来改变,妻子却不想做心理咨询。

 

在这个场景中,痛苦的是丈夫,丈夫忍受不了妻子的唠叨。

妻子并不一定感受到痛苦,因为她通过唠叨来调节情绪,也通过吵架的形式跟丈夫增加了沟通的时间,满足了情感需求。

丈夫受不了妻子的唠叨,同时也找不到更好的应对方式,于是很痛苦。

 

在这种情况下,相比与妻子,丈夫——即关系中更痛苦的一方来求助,改变的动力其实是更强的,心理咨询的效果也就会更明显。

 

也许有人会问,建议妻子去做心理咨询也是一种应对方式,为什么没有效果呢?


原因很简单:妻子没有痛苦到需要去做心理咨询的地步,这种方式或许不是她最需要的。

 

由此可以看出:心理咨询的动力需要从一个人的内心出发:谁痛苦,谁求助,谁改变。





02

痛苦是内心的体验,外在很难衡量


我们到底痛苦到哪种程度?

是还能忍受,还是不能忍受?

是必须求助于外界还是自己能消化?

这个问题只有自己最清楚。


心理咨询很看重一个人内心的体验,在判断自己是否需要做心理咨询这件事情上也是如此。痛苦的感觉是你在经历着、体验着,所以也就只有你自己最清楚它现在处在哪种程度上。


有的人会去做各种各样的量表,看一下自己的抑郁指数、焦虑指数等等,都是可以的。但另一方面来看,这些都只是辅助我们进行自我探索的工具。最终的判断,以及做出决定是否求助于心理咨询,还是要依据自己内心的体验。


理解自己内心的体验,往往需要我们将自己沉浸其中。


举个例子,作家余华在写《活着》的时候,第一稿是以第三人称“他”来叙述故事的,但写到一半的时候怎么也写不下去了,然后他做了一个很重要的修改,把第三人称“他”改成了第一人称“我”,结果很顺畅的完成了整部作品。


对于内心痛苦的体验也是如此。如果我们跳出来去谈论痛苦,经常是被卡住的状态,而把自己投入进去,才可能对内心的痛苦有更准确的理解和判断。


那么,如何判断内心的痛苦体验是否到了要寻求专业帮助的程度呢?


我们每个人对于痛苦的耐受都是不一样的。不妨试着给自己体验的痛苦程度进行排序,例如:想一想你所经历的事情当中最痛苦的那件,体验它带给你的感受,然后给这种感受打一个分数:10分。再想一件不怎么痛苦的事件,也去体验它带给你的感受,可能是3分,亦可能是2分。依据这两个分数,我们目前体验到的痛苦程度就比较好判断了。


不建议大家到了10分的痛苦程度再求助于心理咨询,因为到这时,我们的心理状态已经有了太多的损耗。相比之下,7分可能就已经是需要寻求心理咨询帮助的程度了。



03

主动求助意味着主动改变


最后,我们来谈一谈心理咨询中的动机问题。心理学中动机指的是激发和维持个体的行动,并将使行动导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内部驱力。


动机在咨询中的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激发功能。


这就是之前提到的“谁痛苦,谁求助”。痛苦会激发一个人向外寻求帮助。而寻求帮助只是改变的第一步,心理咨询要想有好的效果,我们也要在这之后做许多努力。


第二,维持和调节功能。


心理咨询说到底还是需要来访者做出改变的。改变如何发生?动机越强烈,改变的可能性越大。这其中,来访者的主动性是很重要的。


在医学领域有一句话叫“医不叩门”,意思是说医生不会主动去敲开病人家的上房门说:“来,我给你治病吧”,因为这样很容易激起病人的防御心理,病人很可能会说:“我好好的,治什么病!”


相似的场景也经常发生在劝别人去做心理咨询的情况里。一些学生入门心理咨询之后,会去建议周围的朋友遇到心理困扰就去看心理咨询,觉得心理咨询一定能够帮到他们。





心理咨询或许真的有帮助,但前提是这位朋友有动机去主动求助。


这样,在后续咨询工作中,来访者和咨询师建立起的工作联盟才够牢固,来访者才能够真正从心理咨询中获益。


从这个意义上说,心理咨询师反而是咨访关系中相对被动的那一方。这种被动体现在,我们需要有足够的耐心,等待来访者做好准备迈出第一步,做好准备做出内心的改变。当来访者做好这样的准备时,也就到了心理咨询发生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