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心理文章

现代人的人际盲区 | 当你对一个人有情绪,如何表达更合适呢?

作者: 分类:心理 发布时间:2024-07-05 浏览量:0


相信很多人都觉得:越是和自己亲密的人(比如家人、爱人、朋友)越难表达自己真实的情绪。

有时候我们心中藏着海一样的温柔,到了嘴边就成了刀子;或者憋着一肚子想要说的话,可就是说不出来。

我们很容易在家人、爱人、朋友,这些亲密的人面前暴露情绪、发泄情绪,但很难直接的表达情绪。



这是很多人心中的疑问:为什么感情越亲密,越没法直白的表达自己的情绪?为什么我们有话不能好好说呢?

特别是当对他们有情绪的时候,更加常见的方式就是,选择不表达。


01

如何表达


但其实,最不合适的方式就是,不表达情绪。

如果这时候你只表达道理:

这个事情你应该怎么做、你怎么做错了,全是道理和要求

看起来很正确,但别人一点都不想接,你大概率会被反驳回怼。

因为对方感觉到的你,并不是一个脆弱受伤的个体。而是一个强大、苛刻的凶猛生物。

其次就是表达指向他人的情绪:

你直接说,你对他的行为感觉到愤怒、委屈、失望等,你的表达里含有了一丢丢情绪词汇,但这些情绪是指向他人的情绪

这种表达里,别人会了解了你怎么了,能接住的概率大了那么一丢丢。

自我强点的人会去安抚你的愤怒。

自我弱点的人则还是感觉你在说ta错了、让ta感觉到了被你指责。出于维护自己的动机,ta也要先抵抗。

第三就是表达指向自己的情绪:

指向他人的情绪里,同时蕴藏着对自己的情绪。比如说愤怒背后其实是有难过、内疚、伤心、恐惧、无助、焦虑、挫败等。



如果你表达指向自己的情绪,别人接住的概率会大一点。

因为这时候你在表达自己了,他人能意识到你可能是受伤了,如果ta有精力的话,ta就可以来关心下你了。而不用先把精力用来抵消掉你的攻击。


02

有4个因素共同决定了

你的表达能被接住多少


没有一种表达方式,能让对方完全接住你的情绪,因为这是你们双方的状态共同决定的。

有4个因素共同决定了你的表达能被接住多少:


  • 你的情绪浓度;

  • 对方能接受的情绪浓度;

  • 你们的关系亲密度;

  • 你的表达方式。


其中前3个在那一刻是很难受意识支配的。你可以相对快速改变的,就是你的表达方式。

多表达情绪背后指向自己的情绪,不要让别人感觉到被攻击,这时候你被安抚的概率就更大一些。

毕竟,一个很浅显的原理就是:如果你想得到一个人的安抚,你首先别把这个人搞碎了,不然ta得先自我修复,然后才有空间来安抚你。但很可能在你的攻击中,ta自我修复都完成不了。

一个人用攻击的方式表达情绪,本质就是自虐:我要把你搞坏,这样你就没有能力来爱我了。

但表达指向自己的情绪也有风险:这意味着暴露了脆弱。脆弱的自己,到底是会值得被善待呢,还是会被攻击呢?

太难了。



最好的方式就是:安抚自己的脆弱。经常把你的脆弱拿出来,晒一晒,翻一翻,看一看,见见光,吹吹风,自己熟悉了,想给别人看的时候也就坦然多了。



03

培养感受情感的能力

对情绪命名的能力


事实上,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清晰感受到自己的情感,特别是关于内心脆弱的那部分。

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常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一个人,在谈他曾经历的一些事情,在听他谈的过程中,咨询师感受到了非常强烈的情绪,但是这个人自己却像是在说别人的事情,好像一切都与他无关。

当咨询师去与他讨论在讲述的过程中感受到什么的时候,他往往会非常理性的回答“没什么啊,反正已经过去了”。

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中,为了应对痛苦体验,会有非常多的情感被压抑,只有在感觉安全或是成长到足够有能力面对时,这些体验才会重新回到意识层面来,才有机会被看见和表达。

情绪被表达出来的前提,是需要对那些情绪正确的命名,否则言说出来的情绪是很难被别人理解的。

命名情绪的能力,来自成长中被养育者的镜映。比如当一个孩子吃饱了,躺在妈妈怀里笑,妈妈会说“哦,宝宝吃饱了,现在好开心啊”,于是孩子就在母亲的镜映中学会了那样的感觉是饱还有开心。



心理咨询中,有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帮助人们重新习得这样的能力。


04

最后


对很多人来说,直接表达爱的情感或是恨的情感都是很困难的,因为当我们表达爱时,也意味着我们需要对方,这会让我们感受到自己的虚弱,这是很多人都想回避的情感。

而且,当我们表达爱时,也在冒险,冒被拒绝的风险。所以,表达爱也成了一件有困难难的事。

而表达恨的情感,在我们的幻想中是有巨大风险的,比如被惩罚,比如被抛弃等等,为了安全起见,很多人选择了不表达,或是迂回表达,这就会阻碍沟通的顺畅。

而有时候,我们感觉害怕伤害对方,所以,有些具有攻击性的话不敢直接说出来。

其实,这个害怕的背后,其实是我们自己无法承受攻击性的语言,所以将这个恐惧投射到了对方身上,我们以为是在保护对方的感受,其实是在保护我们自己远离伤害性体验。



只有当我们自己有足够多的安全体验,我们自己对关系有足够强的安全信任时,我们自己就会确信,真实的表达自己的情感是安全的,是可以促进关系的建设性发展的。

到那时,我们就可以自由的表达自己,同时也会带领周围的人更自由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