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心理文章

焦虑抑郁睡不好?慢性压力正在侵蚀你的健康

作者: 分类:心理 发布时间:2023-12-05 浏览量:0



慢性压力会导致慢性炎症,进而产生头痛、月经紊乱、心血管及胃肠道疾病等,大脑尤其容易受慢性压力的影响。


慢性压力会侵蚀全身健康。已成为健康的一大威胁,亟需重视。





今天的推文内容帮助大家认识慢性压力,从而更好地应对它。



01

慢性压力从何而来

压力是一种主观体验。慢性压力是相对急性压力而言的。


压力的来源有两种:


▶ 战争、地震、洪水、车祸等严重的突发事件,对人的身心和社会功能影响很大,造成的是急性压力;
▶ 事件本身不严重,但持续时间长,如工作挑战性大、人际关系矛盾等,会产生慢性压力。


随着压力水平的提高,人的工作效能、自我潜能、适应环境的能力逐渐提高。当压力增加到一定水平,能力会达到顶峰。此后,随着压力继续增加,各项能力反而下降。


一般来说,少量或短期压力可能会对人们有所帮助,而过度的压力会给身心健康带来负面影响。至于多大的压力算过度,取决于每个人的抗压能力,主要看压力是否影响其情绪和社会功能。


有慢性压力的人会面临两种尴尬处境:


▶ 难以被人理解,常常被说“这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为啥你反应这么大”。
▶ 认为自己扛得住,不积极应对,导致身心健康受损。

慢性压力的危害有很多,但由于大多属于“温水煮青蛙”,很容易被忽视。


其中,最普遍的“恶果”就是焦虑,表现为担心、紧张、害怕、恐惧、烦躁、坐立不安,甚至有气喘、心慌、胸闷等心血管病症状,头痛、腰酸背痛、全身游走性疼痛等慢性疼痛症状,或腹泻、尿频等症状。





随着压力的持续,症状可进一步加重,出现抑郁症状,例如高兴不起来、欲望减退、睡眠变差、打不起精神,以及记忆力减退、迟钝等。



02

慢性压力,损害身体多个系统

首先,影响大脑功能,引发失眠等问题。


当感到压力时,大脑会分泌多巴胺等激素,加快代谢、血液循环等,以应对压力事件。若压力持续得久,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应激反应通路就会失衡,造成皮质醇和糖皮质激素长期失调,导致睡眠变差等。


其次,内分泌系统失调,影响心血管系统。


神经系统紊乱会引发内分泌系统失调,导致血糖、血压波动较大,月经会推迟等。美国《循环》杂志刊登的一项调查显示,新冠疫情期间,美国成年人血压明显升高,女性升压幅度更大。


再次,影响免疫系统功能,感染易感性增加。


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也会影响免疫系统,使人体抵抗力下降,容易乏力、感冒。美国南加州大学的一项最新研究也显示,压力会加速免疫系统老化,增加患癌症、心血管病和感染新冠病毒等的风险。


最后,导致体内慢性炎症累积。在慢性压力之下,有些组织会出现炎症,类似于致病菌导致的炎性反应,表现为肌肉痛、乏力、精不济等不适。



03

慢性压力的觉察及对策

人难免有不称心如意的时候,压力是不可避免的。


慢性压力是心理、环境等多种因素导致的,在与环境互动的过程中,人的主观意愿总会遭遇到一些挫折。


这种“挫折感”或“自我预期落空”究竟会造成多大影响,与人的个性特点有很大的关系。





以下四类人比较容易受慢性压力影响:


1、追求完美的人

这类人很理想化,对什么事情都苛求十全十美,因此很容易遭受“挫折”。


2、过度自我关注的人

在与外界环境互动时,若过于执着自己的一套逻辑、生活观,容易遭到反对,进而感受到各种压力。


3、依赖性强、独立性弱的人

这类人过度依赖于周围环境来满足自身需要,一旦环境不帮忙、不能满足需要,就容易受挫。


4、自我压抑型的人

这类人不善于表达和宣泄不良情绪,遇到挫折时容易压抑自己,挫折感会一直停留在心里,进而形成慢性压力。


若出现以下3种信号,说明可能正处于慢性压力之中。


1. 身体信号

最显著的是睡眠变差、没胃口。偶尔一两次睡不好很正常,但如果持续两周及以上睡不好觉或胃口不好,就应该去医院检查,看是器质性疾病还是心理问题导致的。


2. 心理信号

例如出现烦躁、不耐烦等焦虑情绪,动不动因为一点小事迁怒他人,或者有无力感、压力感、畏难感、悲观等偏抑郁的情绪。焦虑或抑郁情绪持续超过两周,就可能是慢性压力导致的。


3. 行为信号

过度依赖或过度沉迷于某类行为,如玩游戏、购物、喝酒、睡觉、暴饮暴食;或者拒绝与人接触,远离人群;有拖延表现,即使时间到了也完不成任务。如果这些行为持续两周以上,就要警惕慢性压力因素。


有慢性压力时,应学会调整心态,关注当下,可以通过正念呼吸训练来减压。


正念呼吸训练的方法:


盘腿而坐,双手叠放,掌心朝上,双肩放松,眼睛微闭或全闭,头颈保持正直;用鼻子吸气、呼气,尽可能让吸入的气流往下沉;把注意力专注在一呼一吸中,觉察腹部随着气息进出时的自然起伏,放下所有期待;每次练习45分钟以上。





最后,如果靠自己无法调整心态,应该及时到精神卫生专科就诊,或寻求专业心理咨询的帮助。